这件背心包含6块太阳能面板,共可产生6瓦特电力,这些电会储存在一个8,800mAh、放在背心口袋内的电池,电池有5V、6V、9V和12-20V的输出规格可以选择。
光伏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市场行为,其次才是政策扶持下的市场行为,所以光伏的几大市场要素不可或缺:市场容量、价格区间和成本分析。这意味着市场价格未知,产业投资回报未知,更意味着产业资本的必然退出。
@经济日报:尽管尚德破产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但巨额银行贷款面临风险,暴露出银行业管理上的严重问题。人们不禁怀疑,中国光伏产业还能再次拥抱春天吗?笔者认为,尽管光伏发电补贴政策的科学制定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情,但是在补贴标准下行趋势确立的前提下,尽早明确不同光伏电价补贴的执行年限已经时不我待。要素缺少的市场,不成其为市场。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持续20年不变的补贴,必然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支出,是难以持续的产业补贴政策。2012年年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意味着一个大规模的产业投资发展时期的到来。
@中国工业报:未来,太阳能发电会彻底改变传统思维,普通工商业主、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也能自发自用,甚至能以此作为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是市场化的产业,是没有前途的产业。分析人士认为,尚德破产是中国光伏产业最具风向标作用的信号,意味着政府不再无限制给光伏企业输血,而是决定让市场优胜劣汰,中国光伏产业进入重新洗牌期。
王勃华说,帮助国内光伏企业走出双反打压阴影,一方面要借助市场力量淘汰落后的产能,让有竞争力的企业活下来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关的补偿机制,分散光伏产品较高的成本,让国内消费市场用得起这种产品。无锡尚德是我国最大、也是世界四大光伏企业之一。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向记者透露,2011年统计的光伏企业数为262家,2012年已经降至112家。
人们不禁担心,中国的光伏产业还能拥有春天吗?仅仅是产能过剩,不能看衰整个产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太阳能光伏总产能大于实际需求量1.5至2倍。二,从可持续的角度看,化石能源在不断枯竭。
今年的国内外市场显示,中国光伏产业目前正遭受欧美双反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双重考验。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企业退出了光伏行业,即便如此,2012年我国建成的光伏组件产能达4500万千瓦,是2009年的70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称,中国光伏整合未必是坏事。尽管目前业内对农村市场对于光伏发电的承受力还存在诸多疑虑,但据太阳能专家韩启明分析,按照国内诸如中节能等企业的经验,一个占地半亩的农村塑料大棚,装上几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总投入须达12万到13万元,财政可补贴3万到4万元,农民投入2万到3万元,剩下的靠银行贷款解决,这对于开发商来说仍属可承受的范围。
由于发电成本较高,光伏产业还处在引导扶植期,需要多方面分担成本:一是依靠政府方面的补贴,二是银行或保险公司的长期介入,三是光伏企业自身的进步。只有更多企业倒闭,产量供大于求、价格直线下跌的局面才能缓解,企业才能购买更多设备并投入新技术,长期来看太阳能才能同化石能源一较高低。今年1月,常州高新区粤海工业园157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这是国家出台小型光伏电站免费并网政策后江苏首个正式并网项目。填表安装、电网平价,中国也能实现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向记者介绍,以德国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为例,如今已简便到填表安装的地步,居民只需到规划部门填一张申请表,银行就会实地考察屋顶面积、光照条件等,以此确定贷款发放。
随后,安装公司将会上门安装屋顶光伏电站。分析人士认为,尚德破产是中国光伏产业最具风向标作用的信号,意味着政府不再无限制给光伏企业输血,而是决定让市场优胜劣汰,中国光伏产业进入重新洗牌期。
江苏的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清洁能源,光伏产业仍然具有光明前景,理由有三:一,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而化石能源的成本在不断上升。2013年3月,无锡尚德进入破产重整。
作为雾霾的重要制造者,火电厂未来肯定要受到限制。王勃华说,帮助国内光伏企业走出双反打压阴影,一方面要借助市场力量淘汰落后的产能,让有竞争力的企业活下来。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在适当时机进行洗牌不一定会对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拖累,反而会使相关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启动光伏下乡,扩大内需在行动记者了解,工信部正在牵头组织制定一项主题为光伏下乡的计划,旨在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大规模进入农村市场,搭乘未来城镇化建设的顺风车。发展光伏产业是扩大市场与降低成本同时推进的过程。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处王世江如是说。
目前,德国、澳大利亚、巴西以及美国部分州,如加州,已实现或接近电网平价,即太阳能发电成本与传统发电成本相当。事实上,国内各地今年都在以落实新一轮光伏应用扶持政策为契机,以金太阳示范工程、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等国家分布式应用项目为渠道,结合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太阳能示范村创建,全面推进光伏应用。
专家们纷纷指出,目前看来,中国光伏产业已进入洗牌周期王文静说,组件表面的透镜对环境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在LED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将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副业的三安光电将成功另辟蹊径,还是歧路亡羊?主业LED堪忧――深陷产能过剩泥淖2010年以来,全球LED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统计,2012年中国LED芯片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2%,部分产品例如显示屏用小功率LED蓝绿光芯片平均价格降幅超过50%。
作为国内光电行业的知名企业,三安光电一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龙头。聚光光伏技术是未来取代第二代晶硅技术的第三代光伏技术。但是,企业利润中政府补助占比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未完全恢复。杨兆远表示,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和产能的企稳,产品价格下降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LED企业高毛利时代已经过去,短期内会保持在低毛利状态运行。
而聚光光伏发电需要一直吸收太阳直射光,就必须像向日葵一样追光,跟踪系统一旦损坏就意味着没法聚光发电。据其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下降13.47%。
但三安光电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底公司存货总额仍高达9.27亿元,且库存商品已计提超过1800万元减值准备。首先是透镜表面要非常清洁,这意味着组件经不起风沙――一旦被沙土覆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聚光效果。
据三安光电财务总监黄智俊介绍,日芯光伏高倍聚光光伏产业化项目总投资人民币8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全年营业外收入高达5.06亿元,其中政府补助4.83亿元,占税前利润总额的比重达48%。
2012年,随着国内LED投资额的大幅下降,产能进一步增长的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但行业供给依然远大于需求,导致2012年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库存高企的同时,未来行情却并不乐观。就在业内专家普遍不看好其发展前景的情况下,2012年三安光电对聚光光伏项目的投入却大幅增加。此外,在实际运营中,高倍聚光光伏发电仍存在诸多阻碍。
三安光电聚光光伏项目有较大的风险。LED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使得行业龙头――三安光电也深陷其中。
综合来看,高倍聚光光伏很难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即使未来成本降低,但其对外部环境的苛刻要求,也会严重限制其投产范围。王文静认为,这一技术涉及力、热、光、电、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等综合性技术,需要解决太阳跟踪、光效、散热等一系列问题。
日前,三安光电控股子公司日芯光伏与美方合资的高倍聚光光伏产业化项目在安徽淮南开工。业绩一半靠吃补药的日子或将难以为继。